商标代理
商标代理
企业年检代理
经济信息咨询服务
您的位置:首页 -- 商标新闻

“中国STYLE”不妨先从不那么一本正经开始

2012-12-11
作者: 魏小令

与其说《江南STYLE》是一首神曲,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,冲破了高雅和低俗的界限,融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。有总统将它作为增加选票的“砝码”;有领导将它作为拉近和下属距离的手段;有明星把它作为送给粉丝的福利;甚至有学校把广播体操改成“骑马舞”和“挥鞭舞”,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……作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,《江南STYLE》比国家宣传片更能起到传播文化符号的效果。对于正在力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而言,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。
作为毗邻而居的两个亚洲国家,中国和韩国的许多文化生活细节一直在被对比着。《江南STYLE》的流行成为韩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,与此同时,人们也在关注“中国STYLE”的影踪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,韩国、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主流文化和艺术创作莫不受其影响,为什么《江南STYLE》就能名扬世界,我们却只能拿《最炫民族风》自娱自乐呢?“中国STYLE”始终无法现身,恐怕有更深层次的原因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《江南STYLE》所指和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流传本身就是一个讽刺,歌曲创作者PSY用他一贯幽默讽刺的风格把江南区的富人们踏踏实实地涮了一把,却让全世界为此买单。没有人站出来声明韩国民众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多高,也没有人指责PSY故意夸大了江南区的富有程度。江南区的富人们是否接受PSY滑稽的模仿和讽刺,我们不得而知。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可没有脸红,他们跳得HIGH、唱得也HIGH。
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广泛传播,必须根植于孕育文化的土壤,否则,永远只是停留在表层。韩国人并不在乎作为最成功的文化代言人的朴载相是否高端雅致。中国也应在彰显经济实力和辉煌文化的同时,融入更多的幽默与调侃,从而进一步增加流行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性。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说,中国一直致力于传播经典文化,却很难在国外受众中产生共鸣,往往欲速则不达,事倍而功半。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,需要用更加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不同的态度与文化。
已有学者指出,中国当代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,缺乏用简单方式表现丰富民族主题的想象力,缺乏用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的创造力。如果说《江南STYLE》对中国有什么启示,那就是要高度重视大众文化的传播,让大众文化更具活力。中国需要培育文化创新的环境,培养有创意思维的人才,构建兼容并蓄的创造空间,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。
中国要想有自己的“STYLE”,不妨先从不那么一本正经开始,放下大家闺秀式的“端庄STYLE”,从自娱自乐的自我陶醉中抽离出来,审视自己,接受不同的、甚至是奇形怪状的“文化枝桠”,给它们阳光和土壤,以期迎来文化产业的枝繁叶茂。我们相信,随着开放式创新培养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,总有一天“中国STYLE”会风靡全球。